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走进剑桥:我校法学院学生赴英参加“剑桥大学法学移动课堂”项目

2019-08-30  阅读:[]

我校法学院的四位小伙伴赴英国剑桥大学参加“剑桥大学法学移动课堂”项目,听听他/她们的心得体会吧!

剑桥学习项目的时间是从8.12至8.25,只有两周,虽然短暂,但是这两周课程排的满满当当,周末没有休息,并且在交流前就布置了一些需要阅读的case和paper,主要是为了后续课堂中能够更好地理解老师想要表达的思想和一些英语单词预习,前期的课程安排主要是学术英语和批判思维课程,主要是为了后续的课程能让我们适应英国授课的模式和语言。

中期主要以法学课程和商业课程为主,其中法学课程作为项目的重头,Vincent甚至安排我们去了鼎鼎大名的三一学院上课,要知道三一学院并不对外开放,并且我们是在一位著名教授的办公室小班授课,这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荣幸,三一学院的教授在授课时会耐心的为我们讲解案例,在我们不懂而提出问题的时候也会耐心解答,并且一直鼓励我们,也并不因我们询问的问题的难易程度而有任何的不满,这是剑桥授课的魅力所在,所有的college招的人都很少,只为能够让老师真正教育到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弱点和不足,并对他们的长处加以鼓励,是可以高成功率孕育人才的地方,这也是国内大学教育很难做到的,毕竟国情原因,僧多粥少,老师很难精准的针对辅导,所以英国的培养方式不得不说还是有很多值得国内学习的地方。

后期在继续进行课程的同时,穿插着伦敦和牛津大学的参观日程,并且我们还参加了剑桥的传统社交晚宴——formal hall,同时参加剑桥交流项目的还有中央财经大学等几所国内著名大学,通过formal hall我们和这些学校的同学开始真正的熟络了起来,并且在晚宴之后的近一周,每天晚上都一起在College的学生活动室聚会,玩一些有趣的游戏(我们都住在这个College),天南海北的聊天,聊着自己的所见所闻,职业生涯,兴趣爱好、人生理想,非常的充实和快乐,这也是国内大学少有的体验。

---刘佳音

在我看来,剑桥的独特魅力,首先要从其制度体系讲起。我从向我们讲述剑桥大学历史的Muller教授那里了解到,和普通的大学不同,剑桥大学采取的运行模式属于学院联邦制,它由31个学院组成,这些学院分别散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每个学院之间相互独立,各有自己的运转体系,但学院之间也常有交流与合作,而所有学院又共同组成整个大学,就像钟表和它的零部件一般,各司其职,又同时以相似的步调向前运转。

在各自独立的运转体系之下,剑桥大学也孕育出了不一样的学术气息。我们的专业课程采取的是小班授课,简单的七人小组加上一位老师便能组成课堂,一堂精彩的授课能够发生在任何地点,可以是一间配置齐全的正经教室,也可以是三一学院中某位教授的办公室,甚至可以是一片摆放着几条长板凳的空旷草坪——我们也曾光顾过老鹰酒吧,而那里竟然是沃森和克里克宣布发现DNA的场所——所以在这里,知识的传授不会受到地点的约束,思想之间碰撞与交流的地方就是学术的舞台。

当然,剑桥的魅力,不只体现在学术交流中,还体现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兼职撑船工作,康河的柔波之上便会时常出现他们的身影;有的学生酷爱歌唱,每年BBC对国王学院的唱诵转播中也可能留下他们吟唱的动听旋律;在圣埃德蒙德学院里,从柜台处点上一瓶软饮,或者加入角落里一边挥动球杆一边欢笑的人群,或者坐在沙发上同周身的伙伴畅所欲言,又或者享受着电视中日夜转播的足球比赛,然后,静静地望着远处草坪上窜出两只可爱的松鼠……无论任何时候,伴着蓝牙音箱轻快的节奏缓缓舞动,你都可以在那间充满欢声笑语的“学生活动中心”里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也许今后在不经意地遐想时我还会笑着感叹,食堂后的那间酒吧售卖的不只是啤酒,还有美好且自由的时光。

介绍了许多,但实际上,关于魅力,我最想告诉大家的是,形式的背后往往是更深层次的文化,而文化所蕴含的魅力,才是真正需要我们去全力探索和用心感受的部分,至于它将以何种精彩的形式呈现在大家眼前,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这将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并且也永远只是一个未知数。

为期十四天的项目,虽然短暂,但我们所收获的财富却仍然无法尽言尽述。在此,我要感谢于老师和所有为了本次项目辛勤付出的老师们,作为本项目在海大的第一届参与者,是你们的精心筹划才让这次剑桥学习之行得以实现。最后,希望我们的分享与总结能够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也希望在明年相关的项目重启时,大家能够把握机会,学有所成。

---冯思涵

英国剑桥大学,世界顶尖的学校之一,因为徐志摩的一首《再别康桥》使其几乎家喻户晓,也因为其超高的排名和名气,曾经只是出现在课本和雅思考试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而今,经历了半个月与剑桥的共同呼吸,想象中难望项背的轮廓也逐渐清晰。我们全方位体验了剑桥的学习、生活、社交,也在空闲时间短暂了解了伦敦和牛津。体验是多方面的,收获自然也是多层次的。

---陈海俊杰

以下是陈海俊杰同学的三点具体感触

No.1思维模式的转变

课程安排总体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基础理念引导、专业课教学和校园文化体验三类。在最初的两天,我们接受了Western Philosophy and Critical Thinking及Academic English的起始引导。教授们带着大家做Reading and group discussion, 一一询问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对于较为复杂的概念和词汇,教授们会放慢语速并用简单的词汇帮我们进行理解。如此的耐心和激励让我在面对最初的语言门槛时释然很多,同时能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尝试寻求不同的思路,并尝试进行表达。这段通识模式培训不仅让我们尽快适应了西方教学的语言环境和思维方式,对法学生来说,更是开拓批判思维,打破思想禁锢的一把钥匙。

No.2专业课程训练

在完成了课程教学和思维模式建构之后,我们开始接受法学专业和跨学科金融、投资专业的课程。主要法学课程为European Law和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上课前,教授给我们发了三份50多页的case和一套95页的PPT。于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跟上教授的思路,在前期上完批判思维课之后,晚上便开启疯狂阅读模式,自此充分体会到了留学生们口中的case读不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当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客观锻炼了我们迅速提炼关键信息、建立知识架构的能力。European Law的课程为我们安排到了不对外开放的Trinity College(三一学院)上课。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的教授风格迥异,更侧重理论基础,将整个IP Law的框架完整、细致地带我们过了一遍,每每提出一个理论,便会附随1-2个leading case,因为本科阶段已经接触过知产法的知识,因此听起来较为轻松。奈何时间有限,确实无法将每个case都详细研究,但是资源和思路已经内化,确是不可多得的收获。同期项目还有央财的同学共同参加,项目组考虑到法学和金融等学科交叉联系的重要性,便安排我们与央财同学一起上了Business Start-up,Investigations,Project Finance等课程。这些课相较于法学课来说更加偏重数学和数据分析,需要强大的经济学思维,因此听起来确实很吃力。所幸请央财的同学对基础理论进行了讲解,能够听懂七八成已是满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简单涉猎了金融学和经济学的知识,让我对同一个问题有了不同的看法和多方面的考虑,跨学科研究也必然成为将来社会精英人才的必备技能。由此可见剑桥的教学模式确实引领时代。

No.3校园文化体验

根据日程安排,帅帅的历史学Muller教授带我们参观了整个校园,介绍了学院的建制和剑桥学生的生活日常,便是从那时起,我对西方大学教育模糊的轮廓开始渐渐具象,一些误解和疑问也得以澄清。

另一项重要体验该归于剑桥大学历史悠久的传统Formal Hall。穿上晚礼服、手举香槟在草坪上social 的那一刻,西方文化于我便不再是那么陌生。宴会上,大家遵从着西方餐饮礼节,尝试从三个杯子和两套刀叉中找出熟悉的东方气息——直到,每个人都放弃了对本国文化的执着,尝试接受新鲜事物——于是便找到了体验新事物的乐趣。

联系方式

法学院 于老师

电话:84723601

上一条:国际化办学 共享式发展 | 美国休斯顿大学校长Renu Khator一行访问我校并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下一条:“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联合项目” 第十四期毕业典礼暨第十五期开班典礼在我校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