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至5月29日,休斯顿国际学院开展主题为“Exploring Houston”的学术文化月活动,期间丰富有趣的学术文化类交流活动吸引了学院师生的广泛关注。本学期在校线下授课的四位美方教师DrHongyi Li、Dr. Sebastian Csutak、Dr. Tejasree Phatak和Dr.Wenhua Yang,以及学院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
一、学术冷餐会:用味蕾开启学术交流之旅
5月13日中午,休斯顿国际学院美方教师Dr. Hongyi Li、Dr. Sebastian Csutak、Dr. Tejasree Phatak和Dr. Wenhua Yang、中方教师许爱德、王演、张雅楠、杨梅、邹铮,以及院长张金蕾等学院师生6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中美教师从不同角度为学生解答学业问题,激励学生提升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注重语言能力、交流能力;为学生提供专业深造方向的思路,鼓励学生着力当下,拓展专业视野,提升综合能力,放眼世界方能走得更远。学术冷餐会在师生的热烈交流中落下帷幕,参会学生纷纷表示这是一场难得的学术冷餐会,不一样的交流方式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学习,期待此类交流活动越办越好。
二、我眼中的休大:从教师和学生角度,解读休大学习生活
“我眼中的休大”系列活动分为两个模块,一是学生视角的分享会,由现在美国休斯顿大学进修博士的海大校友王越主讲;二是美方教师视角的分享会,由美方教师Dr. Sebastian Csutak和Dr. Wenhua Yang主讲。
5月20日晚21:00,学生视角分享会在腾讯会议线上进行。在学院的邀请下,海大校友王越分享了她在休斯顿大学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超材料(Meta-material)的形变以及力学研究,以及她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的科研论文——“Algorithmic encoding of adaptive responses in temperature-sensing multimaterial architectures”。通俗易懂的阐述有效增进了我院本科生对科学研究的认知,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术和科研兴趣。此外,她以其自身经历出发,比较分析了中美教育模式的异同,提出许多关于如何应对学习和文化差异的建议。会议期间,2020级本科生方震宇、2021级本科生张轩玮以图片形式分享了他们在休斯顿大学访问期间的所见所闻,显示了真实的休大校园和休大印象。
5月29日下午13:30,美方教师分享会在知行楼202顺利举行,由李敏鹤主持。美方教师Dr. Sebastian Csutak和Dr. Wenhua Yang娓娓道出他们的人生履历,从赴美求学、行业求职、重返校园等每一个重大决定出发,分享了他们的心路历程、关键要素和实际体验,对于同学们认识休斯顿大学和未来的职业规划起到积极的指引作用。会议最后,每一位参会学生用英文回答了“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en years?”(十年后,你想成就什么样的自己),并在“你需要为此付出何种努力?”的思考中顺利结束活动。
三、海外学习项目宣介会:从海大,走向世界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国际化教育发展,鼓励更多学生通过学校搭建的平台和渠道赴海外院校进行学习交流,5月20日晚20:00,休斯顿国际学院举办了海外学习项目宣介会。院长张金蕾、美方副院长Alejandrina Campanella参加了本次活动,会议由项目负责老师李敏鹤主持。Alejandrina Campanella从美国休斯顿大学学校介绍、学习资源、住宿饮食、坐落城市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生赴美交流的生活方式和学习环境。期间,她还分享了我院学生在休斯顿大学访问时的活动照片,生动地呈现了丰富充实的学生交流景象。李敏鹤主要从海外交流项目的项目内容、材料要求、行前准备等方面进行讲解说明。此外,她还展示了往届项目学生的毕业去向数据,给参会的学生和学生家长提供了更多海外深造的思路和选择。
休斯顿国际学院“Exploring Houston”学术文化月是我校中外合作办学在学术交流与人文交流的聚焦点。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学院不断探索着师生交流的创新形式,丰富学生的学术背景,助推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据悉,休斯顿国际学院将持续吸引优秀师生校友,搭建交流平台,打造“Exploring Houston”品牌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为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障。